低碳科技

2021-12-23

低碳科技
 
二氧化碳年排放量,自1990年的205億噸,成長到2019年的333億噸,溫室氣體的增加,給地球增加諸多的負擔,氣候急速變遷,帶來嚴峻的極端天氣型態
 
近年來,各國為減緩地球暖化速度,積極發展低碳科技,藉由”碳達峰 碳中和”的全球目標,藉由”零碳技術、減碳技術、儲碳技術”,既能達到碳中和重要目標,長期而言更可以優化科技創新。
 
低碳科技,需求與未來趨勢是不容小覷的,以碳中和為願景,需要的是發展更多技術作為支撐,技術包含:碳捕集、利用和封存技術(CCUS)、再生能源技術、電氣化技術、通訊技術等。
 
以碳中和作為核心系統,搭配高耗能領域的減量排放,以鋼鐵、燃煤電氣、石油化工、金屬加工製造為重點領域,優化技術、降低耗能、流程優化、循環經濟產業鏈,以四大面向做為途徑,讓產能效率提升,並降低排氣耗能。搭配新能源發電技術,風力發電、太陽能發電、核能發電、地熱發電等技術,更有助於降低二氧化碳排放。
 
新能源技術發展的部分,製氫技術更是首要趨勢,運用化學能源與再生能源兩種技術,進行氫氣製造,技術包含:光伏發電、電解水製氫、甲醇製氫…等。
 
此外,儲能技術,是一種最能保障能源安全的蓄能方式,現階段技術既成熟穩定,也可以規模化發展應用。在碳中和的長遠目標下,我們可以進行更多技術性的突破,好比利用化學吸附劑直接捕集空氣中的CO2;人工光合作用技術,將陽光、水及二氧化碳轉化為碳水化合物與氧氣;可再生合成燃料技術,利用太陽能、風能等可再生能源,轉化CO2設計出高效清潔燃燒的分子,藉此生產合成甲烷、醇醚、燃油等燃料。
 
零碳技術、推進零碳發展、技術加值語系統化,從應用領域來看,低碳科技的發展趨勢將圍繞“能源低碳化、生產去碳化和產業低碳化”三個方向創新發展。
 
資料來源及圖文參考:2021年低碳科技白皮書